返回

寒门小郎君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6章:两张试卷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国破山河在,秋县草木深。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蓬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……”

    这是区区寒门能写出来的诗作?

    一群人哑口无言,没人把罗方远放在眼中,自始至终都被当做空气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会带来全场最大的震撼?

    在场的都是童生,年纪也小,他们作诗但凡能算作打油诗便是上佳。

    而罗方远的这一首,初听之下还当是从课本中筛选出来的名作,已是高出了众人太多级别。

    可以说,三水县十数年间也没有一首诗能与之相提并论。

    震撼!

    绝对的震撼!

    非但是所有考生,就连罗方远自己都傻眼了。

    他下意识地看了看朱游,他知道这首诗真正的作者是谁。

    朱游能写出这样的名篇?

    而他竟然把诗送给自己?

    单凭这一首诗,不说名扬天下,美名传遍通州那是必然。

    凭这一首诗,平步青云,飞上枝头成凤凰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朱游他求什么?为何如此?

    所有人都沉寂在震撼之中,只有朱游在念完之后,突然夸张地叫了一声大大的“好”字。

    “好诗啊,真是好诗!意脉贯通而不平直,情景兼备而不游离,感情强烈而不浅露,内容丰富而不芜杂,格律严谨而不板滞,堪称完美!如此大才之人若不代表三水县去参加院试,谁还有这资格?”

    林宇文盯着朱游的表情,旁人的震撼看着很是真切,而这人看似情绪激动,但那夸张的模样从内到外都透着股假。

    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。

    林宇文接话道:“各位要以罗方远为榜样,刻苦钻研,假以时日也能写出如此惊艳的作品来。”

    “不对!不对……”一个考生面带疑虑出言道,“这首诗意境深沉,词句老练,言语间透着一股沧桑颓然的感觉,根本不像是一个年轻人能写出来的。这罗方远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,如何能写出这样的作品?先生,我怀疑此人剽窃他人之作。”

    “对,这人不过是寒门,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作来?”

    有一人出头,周围的人纷纷附和。

    一首诗的出现,超越平均水平太多,就不得不让人怀疑。

    而且以往也没听说这个罗方远有什么才学,更没有听过他写出过什么能入眼的诗词。

    怎么突然就有了一首好诗?

    罗方远本就心虚,听到这样的问题,表情瞬间凝重。

    考生们围拢过来,问罗方远:“罗方远,你要是真有这能耐,便就再写一首诗来,你写的诗能有前一首三成好,我们就信了。”

    罗方远涨红了脸,满头大汗,朝着林宇文投去求助的目光。

    林宇文也看着罗方远,没有任何动静。

    闹这一出,林宇文就是想借学生之口来问问罗方远,你是如何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来的。

    作为师长,不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学生,就用群众之口来试探。

    “罗方远,你怎么哑巴了?到底怎么写的你倒是说呀。”

    考生们咄咄相逼,罗方远已经退到朱游身侧。

    朱游站在了出来,拦在罗方远身前,面对众多考生,朱游一本正经地说:“好诗本天成,妙手偶尔之!好诗哪有写一首是一首的?再说了,都说了罗方远磕巴,你们这样咄咄相逼,他吓得连话都说不出,还怎么写诗?”

    “那你解释解释,一个寒门,如何写出这么老成的诗来?”

    “就因为他是寒门,你们就认定他写不出好诗?倘若以后你去通州府参加院试时,有人质问你,你一个小县县民凭什么能考中秀才?你又如何解释?”

    考生一愣,张了张嘴,没有回应。

    朱游继续说:“今日你们以寒门之名否定他人所作,他日便会有更高位者以尔等身份低贱为名,否定你们之所作。今日只是小考,一切都不作数。可到了通州府的考场上,如通州府的学生说你们作弊剽窃,也让你们临时再作答一遍,你们怎么办?大家都是三水县的学生,本该守望相助,荣辱与共才对,这会儿还在三水县内都一盘散沙,相互排挤,以后离开三水县会如何,让人难以想象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考生们面面相觑,莫名地多了一分愧疚之感。

    朱游继续说:“你们怀疑剽窃,便是要拿出证据来。拿不出证据,就不能胡说!罗方远苦读至今,自是满腹经纶,胸怀韬略,早先在清和书院就已崭露头角,在书院之中更是我等之表率,今日的所作不过是他生平所学之一二,他能写出这样的诗作来,本就是情理之中。”

    朱游脸不红心不跳,说得正带劲,耳边传来了罗方远小小的声音:“过了……吹过了……”

    朱游板着脸拍了拍罗方远的后背:“挺胸、抬头、收腹!”

    众人拿不出证据,被朱游连珠炮

第116章:两张试卷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